龙王庙保佑什么
龙王庙保佑水上人平安的。龙王庙,位于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的汉口岸,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是“长江三大庙”之一。
据《汉口竹枝词》记载,龙王庙码头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明洪武年间,汉水改道由沌口改为龙王庙出口;龙王庙地段河面狭窄,岸陡水急,船多倾覆,素以险要著称;故有人在此筑龙王庙以祈求龙王爷保佑平安。
传说4000多年前,在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有一条恶龙,经常兴风作浪吞噬过往船只,所有船家均视这一带被为鬼门关,经过此地时都要摆香案叩头,并向江中扔鸡鸭猪羊等牺牲品,以求平安。到大禹治水时,白果老仙被派去降龙,经过108回合大战,终将孽龙捉住,并将一颗四方金印压在孽龙身上,使其永睡不醒。为了永记大禹功德,武汉先民在汉口江边修建了一座庙,并在庙的神龛上供禹王,神龛下供龙王,后人即称此庙为龙王庙。龙王庙一直香火鼎盛至清代。1930年,国民政府修路,龙王庙及其牌坊全部被拆,结果1931年发大水,汉口城整整被淹了两个月,死亡33600人,据说,成语“大水淹了龙王庙”即源于此。
从武汉蔡甸龙王庙到汉口青年路地铁青年路站公交站坐公交车怎么走?
公交线路:205路 → 208路,全程约29.2公里
1、从龙王庙社区步行约420米,到达白鹤泉东街土山站
2、乘坐205路,经过15站, 到达东风大道三角湖站
3、乘坐208路,经过19站, 到达青年路地铁青年路站
汉江在哪个城市
汉江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
汉江,又称汉水,汉江河,为长江的支流,现代水文认为有三源: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带河,均在秦岭南麓陕西宁强县境内,流经沔县(现勉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
汉江是长江的支流,在历史上占居重要地位,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汉江长1577千米,流域面积1959年前为17.43万平方千米,位居长江水系各流域之首;1959年后,减少至15.9万平方千米。
干流湖北省丹江口以上为上游,河谷狭窄,长约925km;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河谷较宽,沙滩多,长约270km;钟祥至汉口为下游,长约382km,流经江汉平原,河道蜿蜒曲折逐步缩小。汉江多滩险峡谷、径流量大、水力资源丰富,航运条件好。
汉江流域的地貌特征:
根据汉江流域的地层情况,可知自从经过三叠纪末期的造山运动以后,本流域不再受到海侵。当侏罗纪的时候,本流域低洼地区成为内陆湖泊,有砂岩和页岩的沉积。侏罗纪末期的造山运动在本流域非常剧烈,完成了本流域地貌的大轮廓。
白恶纪时期本流域只有汉中盆地略有沉积,其余各地可能都是侵蚀区。白恶纪末期的造山运动使本流域地面上升,发生褶皱与断层,造成很多盆地与地堑,如郧县盆地、均县盆地、丹凤-商县地堑、西峡地堑等。
在这些盆地与地堑中沉积了第三纪红色岩系。发生在第三纪末期至第四纪初期的喜马拉雅运动,使本流域整个地面隆升,秦岭、巴山、荆山、大洪山、大别山等均因这次运动而重新上升为高山。经过这次运动后,本流域的地貌基本形成。
汉江流域绝大部分是山地,山地面积约123000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积(174000)的70%,丘陵地面积约22000平方千米,占13%,平原面积约27000平方千米,占16%,湖泊面积约2000平方千米,占1%。
山地分布在老河口以上,主要平原分布在钟祥以下,之间为丘陵地区。当然,在上游山地区内亦有局部平坝与丘陵地貌,在下游平原上亦有个别丘陵,但在整个地貌上显然无足轻重。
武汉中秋赏月都有哪些好去处
武汉的江城朋友们,中秋节就要来了!这个九月真的是欢腾的九月!中秋节放三天假,而国庆节放七天假,这个九月十天假期,那就只是上20天班!想想真是美呢!中秋是吃月饼,赏月亮的好时节,你们想好去哪赏月了吗?
武大樱顶:月光照亮100级台阶
象牙塔里绝佳赏月处。夜色让人心静如水,这里的月光格外纯净。跟着月光,沿武大樱顶的100级台阶,拾级而上,两边是老斋舍,飞檐穹顶,蓝色的琉璃瓦,中间是有着80年高龄的老图书罐、樱顶制高点,空气中的桂花香,像被桂花汤圆包围一样甜糯的幸福感。
华科凤飞台:月悬市内最高峰
总听华科学子说喻家山才是武汉市内的最高峰,太行山的余脉。喻家山上的凤飞台原是一座战时碉堡。从凤飞台放眼望去,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华科校园风景和远处烟波微茫的东湖尽收于眼底,珞珈山在身前,磨山在身后,明月就悬于此情此景之上
黄鹤楼:观尽两岸三镇夜景
“天下江山第一楼”。武汉的地标式建筑,站在黄鹤楼上,可观尽两岸三镇夜景,长江月色尽收眼底,别有一番情趣。上岛观月,秋风徐来。

东湖落雁岛:空旷大草坪望星看月
吟波楼临风望月;吹笛桥凭栏远眺;九曲桥曲径通幽落雁岛所有建筑物皆为竹木结构,古朴自然,浑然天成,除此以外,落雁岛与磨山楚天台隔湖相望,空旷大草坪上是望星看月的好去处。
江夏藏龙岛:宛在水中央
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藏龙岛被围在一片湖光月色之中,再加上大片大片的树木和水面,再现了解放前武汉“水秀”的原始风貌,使它别有一番景致。3
天兴洲:武汉的“马尔代夫”
天兴洲是江心的一座孤岛,四面环江,有人叫它“武汉的马尔代夫”。静谧的夜晚,秋风乍起,观月正好。天气合适的话,建议带上露营装备,拉开帐篷看星星看月亮,这是否有回到了童年的感觉?两江一线,月满西楼
汉口龙王庙,星月交辉
长江和汉江,在此交汇,水色是泾渭分明——长江水雄浑,汉江水碧青。即使是在夜晚,借着月光也能清楚看到这条交界线。当水流过龙王庙段,二者才渐渐成为一体,由此叫它两江一线。
在龙王庙公园,亭台楼阁之间挑一高处,可闲坐望月,或在龙王庙的亲水平台找个地方,看头顶满月与璀璨星光交辉,看江面变化万千,时而涟漪,时而拍浪,情致正好。
武昌江滩:从日落到月满
武昌江滩长江观景第一台,最好落日时就去,太阳顺汉阳方位缓缓西沉,正是“日落汉阳城,芳洲草又生”的古意情境。太阳若沿南岸嘴处落下,夕阳照在长江和汉江上,余晖染红了天际和两江江面,波光云影相辉映,是“一轮残阳照两江”。再到晚上城市霓虹闪烁间一轮明月,情怀万千。
晴川阁:月满西楼

站在楼顶,看飞鸟,看两江一线,有风吹过,檐角的风铃会微微作响,仿佛踏过远古时光,打开历史的交流。晴川阁西南侧是清朝禹稷行宫,他与重修的铁门关和晴川阁组成古建筑群,千秋月同辉。另外,这里有艺术餐厅“大胤”,有好茶好点心,可边吃边赏。(注:禹稷行宫,
本名大禹庙,由司农少卿张体仁于南宋绍兴年间创建,后成为武汉历代祭祀大禹之地。是武汉现存不多的具有代表性的清代木构建筑。
禹稷行宫是禹和稷的别墅。“禹”就是指治水英雄大禹,“稷”则是指后稷,是大禹的助手。相传大禹治水,救民于水火,稷则教民种植五谷杂粮,救民于饥寒,由此禹稷得以并称。)
游船泛舟,水中捞月
1、两江游船:江上升明月
一个星辉漫天的夜晚,坐在两江轮渡的船板茶座上,看两岸霓虹灯火,当时感叹只缺空中一轮明月。江风少许,汽笛长鸣,浪花拍打着船的四围,是赏月绝妙之选。有大武汉旅游年卡的朋友,可凭卡免费乘坐。
武昌登船地址在武昌红巷码头,开船时间可以电话88105920咨询。小孩超过1.1米要买半票。2东湖游船:船在水中,月随人行
彩舟云淡,楚河鹭起,水粼粼、柳细细,坐在画舫上,顺着河水,途经磨山梅园码头、落霞水榭码头短暂停靠后返航,听着小调,吹着秋风,望望明月要注意的是,因东湖隧道修建,水位下降,最近只能在汉秀码头登船。
3东湖:环湖看月
沿着环湖路,找个三面环湖的角落观月;或从凌波门远眺;或全家一起泛舟湖上除此以外,踩着月光,找一处东湖钓鱼台边钓鱼边赏月也不错;从东湖老大门往前走,走到东湖别墅,从对面的小路进去的正湖边,也是赏月好去处。
东湖很大很美,赏月去处也是走出来的!散步公园中,月上柳梢头
汉口江滩:火树银花不夜天
汉口江滩是“亚洲第一大江滩”,绵延数公里,有着“两江四堤八林带,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美丽夜景,沿途都有赏月的休息处。
沙湖公园:最大城中湖公园
荷刚谢,仍有浮萍,沙湖公园是常常让人有惊喜的地方。沙湖又名“歌笛湖”,清末湖北道员任桐极爱沙湖之美,曾自封“沙湖居士”,别号琴父。任桐生长在江南水乡,深谙园林艺术,他在沙湖边仿《红楼梦》中大观园修建了一座带有现代特征的游乐公园,并以“琴园”命名。任桐把一生忘情于山水的志向全部凝聚到一本《沙湖志》里,具体到琴园里,他还为沙湖提炼出了“沙湖十六景”。
沙湖公园再现旧“沙湖十六景”中的十景,即新“沙湖十景”:泉亭松韵、琴堤水月、东山残碣、雁桥秋影、兰岭香风、石壁龙湫、雁山晨钟、寒溪渔梦、沙湖放棹、鸥岛浴波。
三洋湖在哪里汇入长江
三洋湖在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
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三洋湖面积:旧改项目总占地面积近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0
5万平方米,根据规划,三洋湖旧改项目将分两期建设,一期改造面积2
45万平方米,二期改造面积1
47万平方米,最终三洋湖在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流域
汉江在哪个省哪个市
汉江流经陕西、湖北两省。
汉江发源于陕西省西南部汉中市宁强县北的米仓山,东南流经陕西汉中、安康;湖北西部和中部,进入鄂西后北过十堰流入丹江口水库,出水库后继续向东南流,过襄阳、宜城、钟祥、沙洋、仙桃、汉川等市,在武汉市汇入长江。
汉江是长江的支流,在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汉江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
河长1577千米,干流湖北省丹江口以上为上游,河谷狭窄,长约925km;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河谷较宽,沙滩多,长约270km;钟祥至汉口为下游,长约382km,流经江汉平原,河道蜿蜒曲折逐步缩小。
气候特点
汉江流域位于北纬30°8′~34°11′,东经106°12′~114°14′,距海洋甚远。全区北有秦岭、外方山与黄河流域为界,东北以伏牛山、桐柏山与淮河流域毗邻,西南以大巴山与嘉陵江流域相邻,东南为江汉平原。
整个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形成一东南向敞开的喇叭形,使东南季风可长驱直入本流域,加之北界的秦岭山脉,一般高程在2500~3000米之间,它不仅有抬升气流的作用,而且阻滞北方冷空气侵入,因而这里成为我国南北气候交界地带,流域内气候较温和。